您现在的位置: > 集群网 > 焦点新闻 >半年记·问雄安 ③|冯长春:一些大学可能整建制迁往雄安

半年记·问雄安 ③|冯长春:一些大学可能整建制迁往雄安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6:37:09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半年记·问雄安 ③|冯长春:一些大学可能整建制迁往雄安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引言:

2017年10月1日,雄安新区将迎来宣布设立半年的日子。今年4月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短讯引发了世界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而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等,都被纳入新区任务之中。

半年过去,这个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建得怎样了?在研究者眼中,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哪些值得关注和期待的亮点?

封面新闻记者通过权威专家回访和雄安实地探访,再次近距离揭秘雄安,解读这一“千年大计”。

对话嘉宾:

冯长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鉴定中心主任。

“在一张白纸上才能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卷”,今年4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雄安新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冯长春当时曾对封面新闻记者说,中央选择在雄县、安新、容城三县设立新区,是看中其在发展空间、规划用地方面的优势,受到的约束和条条框框也少。

如今,这张画卷已逐渐显露出其轮廓,作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方面的专家,冯长春也参与了新区规划的讨论,他告诉记者,目前雄安新区整体上仍处于前期规划的阶段,包括环境评估、土地勘探等城市建设的前期工作正在审慎、稳固地往前推进。

6月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在公开场合透露,雄安新区规划将在9月底告一段落并提交中央审查。徐匡迪在演讲中称,雄安新区将是“重塑中国生态文明时代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示范”。

雄安不走“土地财政”老路

住房新政可保证居民获得好处

从各方表态来看,雄安新区都将走上一条与其他中国城市不同的发展道路。从新区官方表述来看,这种不同将首先体现在占地补偿与住房制度上。

“雄安新区不搞土地财政,不走房地产主导的城市发展老路,未来将在房地产方面进行创新,实行租售并举。”9月10日,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宝玲在面对媒体集体采访时公开表示。

“土地财政”是民间的一种说法,意思是一些地方政府依靠房地产业的发展,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来支撑地方财政收入。近些年来,这一模式在地方上越来越普遍,不少城市的开发建设也因此获得了快速发展。这种以房地产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长期以来收到各方诟病。“土地财政导致‘中间获益、两头受损’,一头是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太少,另一头是买房的居民为高房价所困”,冯长春指出,雄安新区的新政策保证了城市的居民获得更多的好处。

房地产价格可得到控制

不会造成房价大起大落

按照新区初步设想,在住房供应方面,新区就业人员将实行积分制,来新区工作的人都可以租房居住,工作时间长、贡献大的市民攒够一定积分,也可以把房子买下来,但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卖。如果要出售房产,政府将有优先购买权,以略高于同期银行本息的价格回购,避免房屋频繁“倒手”推高房价。

“这样既可以解决居民买房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钱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投机炒房的行为。”冯长春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的价格可以得到控制而不至于太高,既可以让老百姓受益,同时也有助于保证城市有序的发展,不会造成房价的大起大落。

“新区不搞土地财政,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收入,以及土地增值收益。”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把新区建成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未来的财政收入就会源源不断。

将来可能会有北京的高等院校

迁到雄安新区

在雄安新区肩负的“任务”之中,除了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最重要的一项莫过于集中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据了解,目前已有数十家央企入驻雄安新区,在新区管委会所在的容城县奥威路上,近30家央企将临街的房子一栋栋租下,当做驻扎在新区的临时总部,这条街也被当地人形象的称为“央企一条街”。

“除了目前已经表态的一些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以外,将来可能会有北京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迁到雄安新区去,甚至可能出现一些大学整建制的迁过去。”冯长春预计,以前在北京规划的,将来要建设的一些项目可能迁到雄安新区去。另外和雄安新区发展思路紧密结合的,北京的一些优势资源也可以到雄安新区去进一步拓展,比如高科技的、创新的产业。

冯长春认为,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到雄安,新区建设将显著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提升河北的经济实力。但是作为雄安新区来说,未来的一些公共服务也要配套完善,“把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以后,就形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科技研发创新的中心,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到雄安去发展。”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半年记·问雄安 ③|冯长春:一些大学可能整建制迁往雄安 在好搜搜索半年记·问雄安 ③|冯长春:一些大学可能整建制迁往雄安
在必应搜索半年记·问雄安 ③|冯长春:一些大学可能整建制迁往雄安在搜狗搜索半年记·问雄安 ③|冯长春:一些大学可能整建制迁往雄安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