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倒时差” 3人共享诺奖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6:36:35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解释“倒时差” 3人共享诺奖
来源: 法制晚报(北京)
法制晚报讯(记者 黎史翔)一年一度的全球学术界盛事诺贝尔奖从10月2日开始陆续揭晓。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杰弗里·C·哈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三位美国科学家。
据了解,这种分子机制有助于解释诸如为什么人们跨越多个时区长途旅行所出现的时差反应,并且对健康有着更广泛的影响。
获奖理由 利用果蝇作为模型 阐明生物钟工作机制
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发表声明称,这3位科学家的发现将帮助解释为什么植物、动物和人类可以调整其生物节律,从而与地球的变化保持同步。
生物的生活节奏是与地球自转相适应的,所有生命包括人类的体内都存在一种生物钟,能够帮助感知并适应昼夜的节奏变化。但这一机制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杰弗里·哈尔、迈克尔·罗斯巴什以及迈克尔·杨揭示了生物钟的秘密并阐明其内在工作机制。他们的发现揭示了为何植物、动物和人类能够适应这种节律,从而与地球的运动规律相适应。
利用果蝇作为模型,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成功地分离出一种控制生物正常昼夜节律的基因。他们的研究显示这一基因会让一种蛋白质在夜晚期间在细胞内积累,并在白天分解。随后,他们成功识别出组成这一机制的另一种蛋白质,从而揭示出细胞内部控制生物钟的内在机制。各种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生物钟基本都遵循相同的原理,包括人类。
人类内部生物钟能够以非常高的精度调节生理活动,使其与一天中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一旦外部环境与体内的生物钟之间的同步出现紊乱,人类的身体健康就有可能发生问题。
比如当跨越时区做长途旅行,我们会经历“倒时差”。同时,有证据表明现代生活方式导致人类内在生物钟之间的节奏失调可能与不断增加的各类疾病有关。
文/记者 黎史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