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集群网 > 焦点新闻 >共享经济之共享单车

共享经济之共享单车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6:36:10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共享经济之共享单车
                           来源:做一只小书虫

无疑,“共享经济”一词是当下最火热内涵最为丰富的时代标签之一。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健身房,以及有被人们恶搞嫌疑的共享男友等,这几年共享理念被人们可谓把玩到了极致。“共享”背后的特征是这些财产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是公共的。大家用共享单车从来不会像骑自家自行车那样担心会不会丢,因为这是大家的,随骑随放。这种借用的理念并不新颖,大家熟悉的出租车以及后来出现的滴滴打车、顺风车就是这种借用的理念。借用,而后付一定费用,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模式。

共享单车

我最早接触到共享单车是今年二月份在石家庄,第一次看到那种有OFO标志的小黄车,没有人教也没有人告诉,看见它 就想叫他小黄车,后来发现大家都这么叫它。

小黄车

那时在石家庄,按照车子上的指示操作,中间出了一个支付界面,押金99,第一次时停止了操作。在中国的消费者看来,免费是最好了,一般看到付费的事是不会做的。可是当时因为石家庄不大不小,公交并没有做到全覆盖,有一些地方下了公交步行还是很远,而且当时看到上边写的随时退押金,于是充了99的押金,扫码,出现一个密码,拨转密码锁,顺利地开锁。我记得当时好像是一小时一元,在骑得当天下午我就发现了OFO的弊端,扫码知道了密码之后,把押金退了,以后就可以反复骑不用付费了,前提是你能长时间拥有这辆车。当然OFO的这块模式漏洞其实也是对人的道德的一种考验。共享单车的出现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钻模式的漏洞、毁坏二维码、毁坏车体、给车子上锁据为己有,甚至还出现了在车坐上放针的报道。

毁坏密码是共享单车最容易受到的伤害

恶意毁坏

改装据为己有

当然,同时期出现的共享车子出了OFO还有:摩拜、BLUE BIKE、以及我生活的城市中的HELLO BIKE。

设计感十足而且最安全的摩拜单车

地方性共享单车,具有地域性限制

这些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交押金后付费骑,共享单车的盈利点不在于小时骑行产生的计费,而在于押金。不过目前来说一般都会推出月卡,比如说三元一百天免费骑的活动,这其实是降低了消费者的警惕性,让消费者更愿意掏腰包去骑车。说白了是在便利了消费者出行的前提上集了大家的资金,支持随时退押金的前提是基于用户数量达到一定体量,并且大家对于单车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而今后他还会推出一些大城市计划,对城市中的闲置的自行车进行了整合,让他们进入共享单车行列。

不过就我的体验来说,共享单车确确实实在交通出行方面便利了大家,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有些旮旯巷弄地方是一般交通工具无法达到的,有时候还不如骑车方便,由此可见,选自行车做交通工具是具有一定市场,而且符合当下绿色出行低碳出行的理念。这是一个多方受益互利共赢的事,自然有市场前景。

共享汽车

同样依靠手机的绿色能源共享汽车

我第一次看到共享汽车是在去年的五月份在杭州,需要身份认证,交押金,按公里数付费。其实模式都是一样的。听说最近在我生活的城市也有了共享汽车,当然押金要贵一些。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共享交通工具的使用便携性的问题。其实共享单车很早就有了,一般都是要办一张卡,或者与城市公交卡绑定,有固定的骑车点和换车点,车子一般比较笨重,问题的关键在于原先的车子需要还到指定位置,这样作为自行车机动性强的特点就被大大减弱了。

有固定的存放地点

这样的车如果增加一定的车子停放点可能会增加它的市场,这样也有利于车子的保护。而如今的共享单车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投放的太多了,对于交通产生了堵塞。比如今年六月份去北京南锣鼓巷,还有后海附近,到了一定的位置你会看见明确的指示标志,共享单车禁入,而警戒线外,成堆的共享单车,如弃草芥般地堆放在路边,看着很可怜。

最后我想说,共享单车作为新时期下科技的产物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方便了我们的日常出行,大家要爱护这些公用的小车,爱惜使用,不要去毁坏也不要据为己有,方便自己的同时也为他人提供便利,何乐而不为呢?在这里倡导大家都能做到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共享经济之共享单车 在好搜搜索共享经济之共享单车
在必应搜索共享经济之共享单车在搜狗搜索共享经济之共享单车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